研究机构
学校鼓励跨学科、跨单位共建(合办、协办)各级各类科研机构,鼓励产、学、研结合,促进学校科研事业的发展。学校科研机构分为三类:校属科研机构、校属院建科研机构和院属科研机构。
校属研究机构:劳动关系与工会研究院
劳动关系与工会研究院是国内首家专注于劳动关系和工会领域研究的新型智库。2016年12月28日,在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处领导的直接关心和支持下,开云地址 成立了“劳动关系与工会研究中心”,并于2017年6月10日,在全国总工会机关大楼举行了中心揭牌仪式暨智库建设研讨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李玉赋同志亲自为智库揭牌。2019年1月11日“劳动关系与工会研究中心”更名为“劳动关系与工会研究院”。
研究院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以“资政、启民、崇劳、厚生”为使命,立足工会,面向社会,致力于服务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服务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目前主要聚焦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会改革创新、社会建设、劳动教育等核心领域开展研究,已形成一支多学科的研究团队,及时关注工会与劳动关系领域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主要通过《研究动态》等成果资政建言,多次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全总党组书记处领导和地方党政领导的重要批示。
研究院采取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目标是通过机制和体制创新,整合各方资源,建成服务党和国家决策、服务全总和工会工作的高端智库,引领劳动关系和工会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实践创新。
校属院建科研机构
学校设有6个校属院建研究所。
序号 |
名 称 |
部 门 |
负责人 |
1 |
大国工匠与劳动模范研究所 |
工会学院 |
杨冬梅 |
2 |
当代工运研究所 |
工会学院 |
杨冬梅 |
3 |
“一带一路”与劳动关系研究所 |
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 |
乔 健 |
4 |
中国职工舆情研究所 |
文化传播学院 |
李 双 |
5 |
安全与职业卫生工程研究所 |
安全工程学院 |
孟燕华 |
6 |
社会保障研究所 |
公共管理学院 |
杨思斌 |
院属科研机构
学校设有18个院属研究所。
序号 |
名 称 |
部 门 |
负责人 |
1 |
劳动法与工会法研究中心 |
法学院 |
姜 颖 |
2 |
工会理论与工运史研究所 |
工会学院 |
杨冬梅 |
3 |
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所 |
工会学院 |
曹凤月 |
4 |
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所 |
社会工作学院 |
叶鹏飞 |
5 |
社会保障与工会帮扶研究所 |
公共管理学院 |
张 燕 |
6 |
三方机制与劳工参与研究所 |
公共管理学院 |
赵祖平 |
7 |
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中心 |
公共管理学院 |
胡晓东 |
8 |
职工发展研究所 |
经济管理学院 |
燕晓飞 |
9 |
中国信息经济研究中心 |
经济管理学院 |
张才明 |
10 |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 |
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 |
孙 波 |
11 |
文化与传播研究所 |
文化传播学院 |
贺 严 |
12 |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 |
应用技术学院(工匠学院) |
罗旭华 |
13 |
大数据与安全研究所 |
应用技术学院(工匠学院) |
田振坤 |
14 |
计算机网络应用研究所 |
应用技术学院(工匠学院) |
吴培宁 |
15 |
工会社会工作研究所 |
社会工作学院 |
张 默 |
16 |
职业心理研究所 |
社会工作学院 |
张 默 |
17 |
新农村文化研究所 |
工会学院 |
彭维锋 |
18 |
社会组织与公益创新研究中心 |
公共管理学院 |
李杏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