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种个人行为,反映了一个人的志趣追求和精神面貌,同时也具有深远的社会历史意义,中国人拥有悠久的阅读文化传统。流传至今的“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等名言佳句,都寄托着前人对于读书的美好愿望。历经千年,读一本好书依然可以净化人的心灵,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我国推荐书目种类繁多,历史悠久,众多名人大家如张之洞、胡适、朱自清、张舜徽等都编写过推荐书目,指导了一代代读书人的读书生涯。在阅读多元化的今天,更凸显出选择、鉴别书籍的重要性。
近年来,各大名校都推出了自己的必读书目、推荐书单等,为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帮助学生读者提高阅读水准而努力。2020年春花烂漫之际,开云地址 图书馆策划了系列书目推荐之“学者荐书”的活动,联合我校知名学者专家,由诸位术业有专攻有建树的教授学者们向大家推荐自己心目中最值得大学生去阅读的书目,号召在校生真正把爱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毕生追求,有所读有所得,让阅读点亮我们的人生!
同学们可以根据我校学者提供的推荐书目,撰写读书笔记,发送至tushuguanciir@163.com,注明姓名学号,图书馆将有心意礼品赠送。此活动长期有效。
以下推荐顺序按学者姓氏笔画排序,不分先后。
王翠艳(文化传播学院教授)推荐书单
《红楼梦》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版
简介:《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等,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
馆藏地:涿州校区书库
索书号:I242.47/123
馆藏地:八层公共区域(致远楼)
索书号:I242.47/123
《红楼十二钗评传(增订本)》
简介:《红楼梦》是书中青年男女用青春和生命铸就的史诗,其中的“十二钗”更是贯穿小说主线的重要人物。《红楼十二钗评传》从《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文本出发,在比较多个版本的基础上,结合清代的批语和今人的研究成果,围绕《红楼梦》正副《红楼十二钗传》插图增订本增加有名红楼梦人物画家谭凤嬛女士的插图,全彩印刷,使本书图文并茂,精美悦目。十二钗等人物,运用传记体的叙事手法和古诗词的意境,以从容、平和的心态,深入细致地剖析了人物的身份、面貌、才情以及命运结局。增订本侧重从整体性、时代性和动态性三个视角对人物的评传加以修订和增删,并对后四十回中的积极因素予以关注。对《红楼梦》这部经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小说,对这部创作、传抄与修订相辅相成的小说,给予更多的包容。从追求早期的“原本”,回到通读一百二十回文本;从探究佚文的“原意”,走向品味小说的诗意。
馆藏地:涿州校区书库
索书号:I207.411/192
馆藏地:新书展示区(致远楼)
索书号:I207.411/192
《在国民》
简介:作者描述了民国时期文化名人的故事,一批文人与狂士身处非常的时代,始终有一种独特的精神。作品通过章太炎、陈独秀、胡适、鲁迅、周作人、钱玄同、刘半农、张爱玲等人物在民国时期的所作所为,重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为我们重新认识和评价复杂而多彩的民国世界,提供了新的视角。
馆藏地:七层公共区域(致远楼)
索书号:D693.71/13
馆藏地:涿州校区书库
索书号:D693.71/13
刘元文(工会学院教授)推荐书单
《敬畏学问》
简介:《敬畏学问》是外交学院秦亚青老师的一本随笔、回忆录性质的散文集,收录了他2007年至2013年的部分小文章,内容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其父亲的印象和记忆;一类是他求学教学的经历及体悟。作者在自己的求学和教学过程中体会到做学问的个中滋味,联想到父亲教他对待学习该有的态度,因此集结这些小文章,定名为“敬畏学问”。
馆藏地:八层公共区域(致远楼)
索书号:I267/C96
《科学简史》
译者:李一汀
《中国政治发展的理论研究纲要》
馆藏地:北京校区书库
索书号:D602/10
孟燕华(安全工程学院教授)推荐书单
《断舍离》
馆藏地:涿州校区书库
索书号:TS976.3/29
馆藏地:中文自科图书借阅室
索书号:TS976.3/29
《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简介:为什么你一直努力,却还是没有满意的成果?为什么你每天都很忙碌,却始终看不到终点?你是真的努力了,还是,只是看起来很努力?在本书中,作者提到了很多朋友,他们有的因为父母的压力一直待在军校,有的因为和朋友爱上同一个女孩,坚持放弃了自己的爱情。有的人是在孤寂的大山之中的一面之缘,有的是教学课上的数面之交,虽是小角色,却都熠熠发光。因为他们受伤,他们坚强,他们努力,他们有勇气。这本书的文字,没有无聊的励志。这些故事也许你生活中永远不会碰触,亦或许曾经经历,它会告诉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的生活状态是可怕的;它会告诉你“再好的朋友也经不起你过分直白”;它还会告诉你不要为讨好别人而为难自己,因为“你以为你在合群,其实你在浪费青春“。
《学会提问》
简介:本书作者应用批判性思维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列举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的大量实例,教授人们富有理性、逻辑性和批判性地提出、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馆藏地:北京校区书库
索书号:B842.5/24
馆藏地:涿州校区书库
索书号:B842.5/24
闻效仪(劳动关系和人力资源学院教授)
推荐书单
《风险社会》
简介:本书主要讲述了风险社会所形成的原因与对社会稳定、社会秩序造成的危害。乌尔里希·贝克将后现代社会诠释为风险社会,其主要特征在于:人类面临着威胁其生存的由社会所制造的风险。我们身处其中的社会充斥着组织化不负责任的态度,尤其是,风险的制造者以风险牺牲品为代价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作者认为西方的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不仅卷入了风险制造,而且参与了对风险真相的掩盖。贝克力倡反思性现代化,其特点是既洞察到现代性中理性的困境,又试图以理性的精神来治疗这种困境。
馆藏地:北京校区书库
索书号:C91/53
馆藏地:北京校区书库
索书号:C91/53
赵健杰(学报原总编,高级编审)推荐书单
《何谓文化》
简介:本书逐一解答了文化是什么、文化的根本目标以及中国文化的特点等重要问题。用最动情的散文化语言回忆了与自己有过不寻常交往的多位文化巨匠,如谢晋、黄佐临、巴金、章培恒,以及台湾文化耆宿林怀民、白先勇和余光中,并特别回忆了四十年前亲自参与文化重建的周恩来总理。回忆文革往事,从这些大家身上找寻文化的奥秘。值得注意的是,余秋雨在书中第一次全面澄清和驳斥了历年来媒体和个人针对他的各种质疑和诽谤。除此之外,余秋雨又结合了自己对多处文化遗址的考察,从古典中提炼文化涵养,谈古论今。跨时空与地域的双重视角,使《何谓文化》既有理论上的厚度深度,又不乏感人的故事与动情的文笔。堪称20多年来余秋雨先生关于文化思索的最诚恳、最隆重、最重要的著述。
馆藏地:北京校区书库
索书号:I267.1/642
馆藏地:涿州校区书库
索书号:I267.1/642
《王阳明的心路历程》
《西方伦理学经典命题》
数据审核:流通阅览部
策划编辑:参考咨询部
点击在看
送你小花花